《青春愛世代》是本次高雄電影節的熱門片之一,可以說是場場爆滿,笑聲不斷。
主角是一個單純的中學生,就讀於每天要唱誦「三皈依文」這種佛歌的宗教學校,在校是不鬧事的乖學生,在家裡則是根本沒有叛逆期的獨子。
日文原片名為《色即ぜねれいしょん》(中譯:色即是空)
貫穿電影裡的真意是:「色即是青春!」
『要不要去一個可以自由做愛的小島?』
帶著害羞又期待的少男心情,三位相約到島嶼暑假,
追求傳說中的「Free Sex!」
『男孩的話題總是圍繞著對性的遐思,討論著女孩嘴唇厚薄和性渴望的關連,想像迎面走來的女孩做愛時會有甚麼表情,幻想著來到一個自由性愛的小島,島上大家都瘋狂做愛,這些話題構築了男校高中生的大部分青春。』~引自:高雄電影節官網
我還特別去查了一下他們去渡假的「隱岐島」:
「隱」有著「藏匿、痛苦、幽而不顯」等涵義,「岐」有著「岔路」之意,合起來,就是「從此痛苦藏匿、消失,走向人生的另一條道路」。這樣的涵義,用在落難天皇身上,正好恰如其分,真真實實說明了落難天皇的心境與生命歷程。
從此痛苦藏匿、消失,走向人生的另一條道路….
參加過學運、留著鬍鬚、很像嬉皮的青年旅社管理員哥吉拉,成為男孩在這趟旅程當中的人生導師,猶如Bob Dylan之於自由精神的存在,無可取代。
我喜歡他所說的:『煩惱是自由的證據。』
(自由究竟是什麼?)
但也質疑:『道別是人生唯一的目的。』
(只有道別的人生,會不會太悲慘了?)
電影的最後,男主角終於發現癥結了:
『我的問題是我太幸福了。』
那是一個被騙也無所謂的青春。
所以,就豁出去,大聲地唱吧!
導演田口智朗的Q&A:
Q1.男主角的設定目的為何?
A1.故意設定成看起來不起眼的樣子。而主演的渡邊大知不僅看起來沒性經驗,片中的接吻可真的是他的初吻喔。
Q2.片中為何選用80年代音樂?
A2.故事設定在1970年代,是我朋友三浦的真實故事改變,所以很自然就用這些當時熟悉的曲子了。
Q3.片中為何會不斷出現的「free sex」?
A3.(導演聽到這個問題,直接反應就是回答『Yes!I love free sex! 』)但接著又稍微正經地說,雖然很想但是不行。最後以「love,peace, sex」作為這個回答的結語。
Q4.為何設定男主角念佛教學校?
A4.很簡單,因為我朋友三浦真的是念京都的佛教學校。所以並非憑空想像的。
Q5.一開始女主教躺在病床上的劇情跟後來似乎無關?
A5.一開始的那個段落是主角妄想的白日夢,有點譏諷「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那樣。
Q6.笑點是精心設計的嗎?
A6.笑點並非經心設計,多是自然呈現。而且每個人對笑點的反應也都不同,很有趣。
Q7.說說看這部片的歌曲創作?
A7.男主角在舞台上唱的那兩首歌,真的是他自己的創作。他本來就是玩樂團的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