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嶺街景)
最後一趟大吉嶺巡禮。
我們在大吉嶺的時間很短,但聽聞罷工在即,還是迅速離開為妙。
(山上的魚販,真好奇他們貨源從哪裡來?)
到郵局寄了明信片。
到Bus Stand 搭乘往錫金(Sikkim)的吉普車,一人150 Rs。(2011年資訊)
記得務必要選前座或窗邊座位。
(俯瞰巴士站,其實都是吉普車嘛!)
等車的時候,也可以發現有趣的事情。
例如這個沙發.........
我們預定了12:40的車次,有一家人上車時要搶我們的好位子,所幸車票上都有標示明確座位,考慮車程顛簸而且至少要4小時,所以堅持不換位。
中途休息吃了一下中餐,是好吃的水餃momo,附湯才15 Rs。
(中途休息站)
(水餃與店貓)
聽說坐我隔壁的小孩沿途吐了。
因為車子搖晃我就會想睡覺,所以一路呼呼大睡,完全不知不覺。
往錫金的路上有許多砂石車,塵土飛揚,可以說是一路「風塵僕僕」。
筆記一下,「口罩」是必備品。
(進入錫金)
錫金的檢查哨是一層的古典建築,一進辦公室,有個男人很專心地看報紙,頭也沒抬。另一位幫我們檢查的男人則一直講電話與哼歌。
看來錫金人真的很悠哉。
(照片左方的建築就是檢查哨)
但是,錫金其實經歷許多顛簸才有今日的安定。
錫金、尼泊爾與不丹昔稱喜馬拉雅三小國。
中國古籍裡的「哲孟雄」(Dremojong)也就是今日的錫金。
錫金是喜馬拉雅諸國中最小的,從17世紀40年代起即是獨立國家,由兼任祭司的國王統治,也曾抵禦鄰國尼泊爾和不丹的入侵。1890年,清廷與英國在加爾各答簽訂了《中英藏印條約》,其中內容為:清廷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劃定中國和錫金的邊界...自此錫金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世紀,大批尼泊爾人受英國殖民政府鼓勵移居錫金南部。1950年的印度與錫金協議, 錫金在內部事務上是自組的,但外交、國防和通信系統歸印度統理。60年代開始,錫金國內騷動不安,直至1975年公民投票罷絀國王,成為印度的一邦。印度政府為安定民心,每年給錫金人很多優惠與福利。
好不容易,我們終於在六點左右抵達錫金首府甘托克(Gangtok)。
(甘托克車站)
依據手邊的旅遊書資料,我們找到一間”New Modern Central Lodge”,位置在西藏路(Tibet Rd.)上。
管理者叫布達(Bouda),發音和『佛陀』(Buddha)很像。
小老闆叫Tshering,唸起來很像『麒麟』。
光從他們兩人的名字來看,就知道這該是間很開心的背包客棧。
(住的背包客棧,中左邊是麒麟,中右邊是布達)
他們本來要給我們一間超大的三人房,但是一看就知道還在施工,雖然說只要等20分鐘就可以清理好,我們還是選了一間有露台的雙人房加床(350 Rs),房內還有熱水可以洗澡,光是這一點就令人十足感恩。
不過,熱水器有點迷你,我們邊洗邊冷得吱吱叫。
(有露台的房間,柯小妹好愛)
(在旅館的留言簿寫字,還附上一張瓦拉那西恆河日出的沖洗照片)
(房間的小景色,左邊是廁所的雕花窗,右邊是我帶的旅行充電裝置)
(陽台上看出去~~)
(凍壞了,來點熱呼呼的奶茶)
(客棧的食物,主人手藝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