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分成「發呆版」跟「奢華版」兩種。
我跟柯姐決定花錢參加一日旅行團,貓小姐決定在聖地菩提迦耶好好發呆。
昨天網咖的老闆推薦我們去博物館找一個叫做Bab’lu的男人(發音:八步路,重音在”路”),這人在當地似乎頗有名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一下子就問到了。這個團的優點是幾乎會去到菩提迦耶週邊大部分景點,缺點是外國人團費是本地人的一倍,一人要950Rs大洋。
早上六點多在摩訶菩提寺旁的博物館集合,在等待的時間裡,看到不同樣貌的大塔與印度人民。
還有附早餐,真是驚喜,外盒是手工紙的質感,摸起來很舒服。
遊覽車的模樣
上的廁所也很高級
好奇的小孩
往東北,約兩小時車程,65公里外的王舍城(今名Rajgir,古名Rajagriha)在佛陀時代是中印度最大的強國摩揭陀國(Magada) 首都。佛陀一生中在王舍城講經說法十數年,佛教僧伽們的第一座精舍即位於此城,早期重要的入室弟子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均於此皈依,這裡是佛教八大聖地之一,是釋迦牟尼度化之處。
王舍城重要之處:
一、國王見佛陀之處:頻婆娑羅王曾在舊城與新城接見佛陀,並把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送給佛陀作為傳教住所。 二、佛陀說法之處:舊城東北的查塔吉里山(也就是古代的鷲峰山)是佛陀常居與說法的地方。 三、佛陀坐禪石窟:西北毗布羅山的畢缽羅石窟(Pippali Cave),是佛陀飯後坐禪之處。 四、第一次佛典結集之處:舊城南的七葉窟(Saptaparna Cave)是佛陀弟子大迦葉與五百位羅漢,於佛滅後進行第一次結集(西元前543年)的地方。 五、佛教徒與耆那教徒共同的聖地:四周山上有耆那教廟宇,是佛教徒與耆那教徒的朝聖地。 |
五世紀時,晉朝法顯到此,看到都城皆已荒廢。七世紀唐朝玄奘描繪此城:『外郭已壞,無復遺緒。內城雖毀,基址猶峻,周二十餘里,面有一門。城中無復凡民,唯婆羅門減千家耳。』
我們先看城牆的遺跡,石牆厚度可達五公尺,足見當年有多壯觀。
驅車抵達多寶山(Ratnagiri)後,搭纜車上山。
這纜車很是驚險,一根鐵條就把你拴住~~
我坐到最後鐵條還鬆開耶!
不能因為這裡曾經有佛陀常駐,就不重視交通安全啊~~
下了纜車,柯姐買了要獻佛祭祀的花,可能是花束裡有祭拜用的白色糖果,香味四溢,結果半路咬出一隻猴子在柯姐面前立正...站好...搶糖!
好大的膽子!就這樣跟柯姐面對面對峙。
我早就在一旁嚇得吱吱叫,倒是柯姐十分鎮定,還似乎覺得很好玩。
這猴子有銀白色的毛,站起來快要半人高,黑臉黑屁股,跑起來尾巴一捲,屁股翹老高。
後來一查,這種猴子叫做「印度葉猴」,又被稱為哈努曼葉猴,是印度常見的大型猴子。這猴子跟了我們一段路,有機會就找人搭訕要食物。
山上有座一日本僧侶所蓋的法華寺,進去參拜後可以喝日本茶。
團員們在日蓮宗蓋的「世界和平舍利塔」前合照了一張。
《佛說大阿彌陀經》裡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丁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阿難,若此皆上首者,又大乘眾菩薩,普賢菩薩、妙德菩薩,慈氏菩薩等。」
由舍利塔向山頂步行,走到半山就是聞名遐邇的「靈鷲山」,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講《妙法蓮華經》的道場。一路走向「說法台」,沿途經過許多石窟,我分不清楚阿難尊者、舍利佛與大迦葉的石窟分別是哪個?
跟團的缺點是”趕’,不太能隨性地待很久。
接下來參觀的也是一個考古重地,乍看是兩大塊石頭,仔細一看各有玄機。
西邊那個大岩洞當地稱為SoneBhandar Cave,是一個古代的金庫,當地人相信裡頭有塊古老的岩石擋住了山丘裡的金庫,這個山洞包括了一個34'x 17' 的大房間,而且還有門和窗戶。Barabar洞穴也是一個很有特色且少見的建築,洞穴內部高度拋光,內牆、門櫺與外牆上還有些碑文。這兩個洞穴約莫都是3或4世紀建造的。
(同場加映:猴子愛吵架)
導遊問大家有沒有興趣泡溫泉,大家決定看完竹林精舍就去放飯。
竹林精舍又稱「迦蘭陀竹園」(Kalaṇḍaka Veṇuvana),位於新舊王舍城之間,相傳是迦蘭陀長者皈依佛陀後獻出的竹園。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專用的建築物,它也是後來佛教寺院的前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特別是在冬天,曾長期在此居住(引自:維基百科)。
果然參加旅行團,吃飯就是不一樣。
Buffet的形式,桌上會放鮮花,服務人員會穿西裝,整個就有奢華的感覺!
這團有大半是從拉達克來的藏人,他們可能是家族或朋友,扶老攜幼。
柯姐很喜歡西藏老婦人,一直嚷嚷說也要留長髮綁辮子,
而且這樣就不用常常洗頭。
我找機會幫她們合照,看起來還真像親戚,老婦人都好慈祥喔!
比起來,距離王舍城11公里,充滿考古風味的「那蘭陀大學」(Narlanda)則是我本日行程的最愛。這裡是古時候佛教學校所在地,全盛時期有上萬名僧侶學生在此學習。直到1193年突厥侵佔,才漸成廢墟。
(燒柴火煮大鍋飯的地方)
出現了很愛搶鏡頭的中學生
想像千年以前,僧人們聚集在此的盛況,想必十分壯觀。
不過下午的導遊不是很專業,被幾位非本團的中國背包客拉住導覽。
不過大家很隨性,就自己亂逛起來。
我們跟貓小姐約七點在Shiva餐廳碰面。
但還沒下車,就看到摩訶菩提寺外面集結了上百上千名紅衣藏人,每個人手上都拿了一盞燭火,場面十分壯觀。
我看傻了,一開始避免被隊伍推擠,先是站在高處拍照,後來就乾脆順著隊伍移動,最後被帶進摩訶菩提寺繞大塔一周。
每個人都用心地祈禱著,那股力量令人動容,
雖然當時聽不懂他們為誰祈禱?祈禱什麼?
後來跟貓小姐會合後,她今天新認識的朋友們告知印度警方在某位西藏重要宗教領袖的辦公室發現來路不明的金錢,震驚藏人與宗教界,因此大家聚集在此為他祈福。
回到台灣後,查到是大寶法王的新聞事件,所幸後來無事平安。
這是我們在Bodhgaya的最後一晚,夜色微涼。
飯店的服務生很熱心,我們怕冷討熱水,他都不嫌煩地馬上煮給我們。
不過還是太冷了,而且是半夜會冷醒的那種冷。
雖然冷,但是心的某處還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