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因為香菇奈的介紹,開始使用超好用的aNobii閱讀知識管理系統,終於開始對自己的閱讀有翻整理,整理起最愛書籍頗有效率,只要排序一下就好。
我的aNobii網址:http://www.anobii.com/prita/books
書看得很雜,要排序位還真困難。
(點圖片就可以進連結認識這本書喔!)
以下都是2009年閱讀的書籍(但不一定本年度出版)
前三名分別為:
【1】極地的呼喚
*入選原因:圖文並茂,記敘真摯....星野道夫催淚遺作之一。
【2】當下的力量系列
*入選原因:清晰的思維與具體的建議,讓人閱讀後可以實地練習並且覺察自己是否活在當下。這系列書有「打」到我!
【3】長路 +沒有我們的世界
*入選原因:這兩本書是一體的兩面,《長路》呈現末世裡生存掙扎與人性光影,《沒有我們的世界》用各種角度剖析沒有人類的世界會如何一步一步恢復它本來面貌。兩本書都讓我覺得既驚悚又心痛。
【其他】
(一)傳記類
今年難得用心看完《切.格瓦拉畫傳》跟他年少時寫的《革命前的摩托車日記》,心得:他好帥!
魏德聖導演尚未成名時寫的《小導演失業週記》是敘事與小說交織的文體,引人入勝,看完有點想要養一缸金魚。
(二)小說類
小說類很難選,因為看的小說很多,要挑出喜歡的還真難。
例如今年幾乎看完《陰陽師》系列,一本接著一本,但最後還是忍痛割捨了。
例如前一陣子看完的《1Q84》,因為結局不喜歡所以也退出局外。
江國香織的《仙人掌旅館》故事很簡單,但卻有某種很深刻得東西一直低迴於文字與彩圖之間。
《第十三個故事》我的讀後評語是:表面冰冷,內裡暖暖的一本書。
《雪花與秘扇》故事裡那樣的女孩兒的情感,好催淚。
(三)人文類
《印加大夢》作者阿貝托.維洛多這一系列的書(目前出到四本)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以及對儀式的概念,讓我對薩滿傳承感到興趣,或者想去秘魯玩耍。
《包公遺骨記》是一本記述考古過程與各種困難掙扎的書,對曾想當考古人的我來說,很有吸引力。
《上帝的指紋》裡包含了馬雅曆2012等較為新穎的考古與符號觀點,比《達文西密碼》那種半吊子書好看一百倍。
最近才看完的《吃朋友》很有創意地用「食物」來包裝「人物故事(傳記)」,沒有防備之下,就哭得悉哩嘩啦了。
基本上,有入圍的書籍都帶給我深刻的感受、學習或體悟,
非常感謝創作者跟出版單位!
+